三代试管前必看:PGT-A和PGT-M,你该如何选择? PGT-A和PGT-M是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(PGT)中的两个核心分支,它们的目标和应用有本质区别。 简单来说: 下面我们进行详细的对比和解释。 核心概念对比表特性 | PGT-A(非整倍体植入前遗传学检测) | PGT-M(单基因病植入前遗传学检测) |
---|
中文全称 | 植入前遗传学非整倍体检测 | 植入前遗传学单基因病检测 | 旧称 | PGS(植入前遗传学筛查) | PGD(植入前遗传学诊断) | 检测目标 | 染色体的数量和大片段结构是否正常 | 特定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 | 关心问题 | 胚胎是否有多一条(如唐氏综合征)、少一条(如特纳综合征)染色体 | 胚胎是否携带导致某种单基因遗传病(如地中海贫血、血友病)的突变基因 | 适用人群 | 1. 高龄女性(>35岁) 2. 反复移植失败 3. 反复自然流产 4. 严重男性因素不育 5. 已有染色体异常生育史 | 1. 夫妻双方为同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携带者 2. 夫妻一方患有显性遗传病 3. 有遗传病家族史或已生育过遗传病患儿 4. HLA配型:为救治患有血液病的兄弟姐妹 | 技术基础 | 主要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(NGS),对全部23对染色体进行扫描计数。 | 必须在PGT-A的基础上,为每个家庭定制化设计探针,需要先进行家系连锁分析(通常需采集夫妻和家族患者的血液样本)。 | 最终目的 | 提高移植成功率,降低流产率,避免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。 | 阻断某种特定的遗传病在家族中的垂直传递,确保子代不罹患该疾病。 |
详细解释与比喻1. PGT-A:染色体数量的“普查”比喻:想象一本书(胚胎)有23章(23对染色体)。PGT-A就像检查这本书的目录,确保每一章都存在,既没有重复(多一章),也没有缺失(少一章)。它不关心每一章里的具体句子(基因)是否有错别字。 工作原理:从胚胎中取几个细胞(滋养层细胞,将来发育成胎盘,不影响胎儿本身),提取DNA,使用NGS等技术对所有染色体进行测序和计数。判断是“整倍体”(染色体数量正常)还是“非整倍体”(染色体数量异常)。 结果:医生会选择一个染色体数量正常的“整倍体”胚胎进行移植,这能显著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。
2. PGT-M:基因序列的“精准校对”重要总结PGT-A是“广谱筛查”,面向人群更广,主要解决的是胚胎因染色体数量错误导致的移植失败、流产等问题,是提高效率和普遍安全的手段。 PGT-M是“精准狙击”,面向有明确遗传病风险的特定家庭,目的是阻断某种明确的家族性遗传病,是保障基因健康的手段。 一个胚胎可以同时做PGT-A和PGT-M。对于需要进行PGT-M的家庭,通常都会建议同时做PGT-A,以确保选择的胚胎在染色体和基因两个层面都是最健康的。
在选择进行第三代试管婴儿时,生殖医生和遗传咨询师会根据夫妇的具体情况(年龄、病史、家族史、遗传学检查结果)来判断是否需要做PGT,以及具体需要做哪一种(或两种都做)。 推荐阅读: 探秘试管婴儿技术:第二代与第三代的差异 |